**本活動需事先線上登記報名,目前線上預約已經額滿,但為服務更多民眾,本單位保留少數現場參加名額,現場報名時間: 上午場次9:00開始,下午場次13:00開始。現場預約地點: 物理所大門左側。名額有限,額滿為止。
實驗室名稱: 表面奈米科學實驗室 (張嘉升老師)
導覽場次(三場次):9:30/ 10:30/ 13:30 ,每場次約30分鐘
實驗室簡介:
本實驗室建立於 1990 年,長期研究表面原子、分子及電子之動態及能量學。基於對表面結構、特性及其上粒子運動之認識,衍生出磊晶成長機制,量子化局限效應,原子操縱原理,及奈米結構特性等之研究。由於研究上的需要,我們仰賴具原子分辨率之顯微技術,如場離子顯微術 ( FIM ) ,掃描穿隧顯微術 ( STM ) ,原子力顯微術 ( AFM ) ,及穿透式電子顯微術 ( TEM ) 等。除了購置商用型顯微鏡之外,我們也自行研發或改進這些顯微技術。例如,自建低溫 ( 4K 及 0.3K ) STM 及多功能 AFM,並在 TEM 上加裝 STM 系統。這些顯微技術是發展奈米科技不可或缺的。經過多年努力和國家經費之支持,我們做出許多一流的研究工作,建立了世界知名的實驗室,並培育了多位高科技人才。未來,我們期許能在奈米結構的研究上,探索其物性及化性與其尺寸、形狀、旋度、及介面等之關聯;並持續發展功能更強及更多樣化之顯微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