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作,指人類學家與其研究對象「共」同合「作」, 探討雙方共同關切的公共議題,分享、交流、乃至於衝撞彼此的知識體系,實現多元發聲、對話的追求。《共作:記「她方的記憶」—— 泰雅老物件的部落展示》一書即是見證人類學博物館與臺灣原住民團體共作展示的一個紀錄。
2017年2月19日到4月19日,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與野桐工坊共同策劃「她方的記憶──泰雅女性之婚嫁與日常服飾與用具展」,這是臺灣公立博物館首次跳脱官方對官方借展模式,直接與民間團體一起籌謀規劃,帶原住民文物回部落的展示。從博物館到野桐工坊所在的象鼻部落,車程不過短短兩小時,但這條返回之路卻足足走了二十年。
《共作》一書記錄博物館文物在部落的展示及其所激盪的族群情感,呈現台灣社會對原住民技藝傳承與創新價值多方發聲的討論。 正文收錄十七位深入參與在此共作展示中的人類學者、博物館與原住民部落工作者、原住民傳統技藝傳承人、部落織者、編織工藝家與染織藝術家的敘說和訪問;並附錄有展示大事紀、活動相片集錦、織者工作坊的研習手稿樣本和展件清單,以及由博物館和野桐工坊製作紀錄片的入徑連結。
此次展示是一個創舉,《共作》一書更深入呈現這些流通回部落的文物所建立、凝聚的自我認同到跨越部落、族群的生活、生涯與生命價值的創造及追求 。本書的出版帶動了民族所博物館與原住民團體共作展示系列和出版的未來,學者與原住民社群新的合作面向。
參加演講的每位聽眾入場時記得領取入場券,可以憑券獲得紀念品1份。另外還有機會被抽中免費體驗神秘DIY課程(4位幸運聽眾),歡迎踴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