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科學與大眾娛樂結合,以「寓教於樂」的方式達到科學傳播的效果,這已經是世界潮流了。例如諾貝爾獎得主Kip Thorne 教授根據他在天文物理的專業,構思了好萊塢鉅片《星際效應》的故事,另一方面,比起《星際效應》雖是小巫見大巫,但台灣也有台灣的故事。在2007年物理年會,獲得中研院年輕學者獎的東海應用物理系施奇廷教授,參加了張嘉升所長主持的「大型研究計畫論壇」,論壇中介紹了我國的大型研究計畫以及中子束、同步輻射先進光源、高磁場超導磁鐵等貴重儀器,施教授與中原物理系許經夌教授在台下突發奇想:「這些儀器看起來很威,拼湊一下就可以製造出像『無敵鐵金剛』的超級機器人對抗謎之侵略者、拯救人類……」以這樣的想像為起點,十多年後,動畫電影《重甲機神 Baryon》推出了,將在今年11月8日於全國上映!這是全球唯一誕生於物理年會、且由兩位物理學家編劇的科幻動畫電影,看似暢快誇張的巨大機器人娛樂故事,卻也埋藏著濃厚有趣的物理梗。創作故事的兩位老師出自吳茂昆、李定國兩位前所長門下,與中研院的淵源頗深,也曾以「超級英雄的物理學」課程榮獲2018年的全國物理教學教育獎,他們將在這次的特別講座中分享這一路走來的秘辛趣聞、以及在電影中所寄託的科學夢想及知識。